來源: 徠卡生物系統
無論是患者還是病理學家,都希望組織樣本的準備過程能夠做到更加準確和標準化。從而獲得更有效的、更簡單的實驗方案,避免錯誤的發生。
我們希望通過本課堂能夠提供更加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幫助實驗操作者解答疑難。
√定期更換漂片儀中的水;
×漂片儀中的水量充足,但并不能定期更換,因此水中的任何污染物都有可能隨著切片轉移玻片上(真菌、霉菌等)。

胃腸道漿膜面(H&E)微生物簇的染色雖然很弱,但仍能在組織、玻片以及組織外看到。這些污染物的來源很有可能就是展片引起的。
√使用玻片之前一定檢查是否干凈。正確的拿取玻片,可以避免在展片前鱗狀細胞的污染;
×不檢查玻片是否干凈:只要切片能夠在染色過程中粘附在玻片上即可。灰塵、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都會導致得不到一張好的切片。

A、腎臟切片被玻片上已有的黑色污染物污染了,在玻片其他地方也能看到污染物;
B、肺染色切片含有染上色的模糊部分,這有可能是組織干掉形成的。粘合劑(可能是明膠)在水浴中漂浮,粘合劑中的蛋白成分隨著水蒸氣的蒸發會更加集中。干燥前適當排水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避免樣本之間的交叉污染,在進行下張切片展片時需去除水面之前標本的殘渣;
×每一個蠟塊之間未對水面進行清潔。這可能導致不同樣本之間的交叉污染,這可能引起混亂,甚至誤診。


心臟肌肉被甲狀腺碎片污染。原因可能是不同樣本在展片過程污染引起的。
√注意漂片過程中不要摸頭發或者手(鱗屑可能污染切片);
ד我們一些員工制出來的片子含有很多鱗屑,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個是可以避免的”。


腎切片上部含有很多外來的鱗屑,這可能是展片過程中沉積的。它們牢牢地粘附在玻片上,隨后被染上了伊紅。
√來自不同蠟塊的切片從來不同時展片;
×有時候來自兩個或更多蠟塊的切片同時展片片。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有可能會導致樣本識別錯誤,尤其是在切取同一類型的標本時。


來自兩塊不同蠟塊的切片同時展片,這可能導致混亂或者樣本識別錯誤。
√漂片儀的溫度實時監控,確保漂片儀中的溫度低于蠟的熔點4-5℃。切片必需展平,但是蠟不能熔解;
×切片在漂片儀上放置超過15s,蠟就會熔解。雖然這樣看起來可以使整個流程加快,但有可能引起組織過度擴張和細胞受損。


這些皮膚切片上有明顯的裂縫和大量的分離層,典型的過度擴張引起的。處理不當的組織很容易有這個問題。
√切片在漂片儀上平展地放置;
×切片在漂片儀上放置不平,漂片儀溫度過低的話,會導致切片在撈片的時候有皺紋。


圖中,展片不能消除切片過程產生的褶皺。更好的切片技術和稍微熱一點的水能夠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切片在漂片儀中展平后,馬上撈起;
×為了方便,在漂片儀中的展片時間過長,有可能引起組織因過度擴張和細胞受損(特別是對一些小的易碎組織,如淋巴組織)。


A、使用PAS染色做的腸道粘膜切片:固有膜層過膨脹(顯示腸腺的過度分離),主要是因長時間在過熱的漂片儀中展片。
B、因在漂片儀中過度擴張,淋巴組織有裂痕。淋巴和造血組織特別容易受損。
√用鉗子和刷子去除皺褶的時候,特別小心,避免損壞組織;
×在用鉗子或者刷子去除褶皺的時候,用力過度,這種過程很容易或多或少對組織產品影響。


心臟肌肉有機械損傷(孔),這是在試圖移動疊在一起的切片時引起的(心臟,H&E)。
√不撈取蠟帶上第一或者第二張切片;
×每條蠟帶上第一或者第二張切片看起來比后續的切片更好,這是因為他們比較厚,引起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刀片在剛切冷的蠟塊時刀片的摩擦導致蠟塊熱脹冷縮引起的。


蠟帶上每一張切片按照順序編號,圖中可以看到前兩張切片最寬(最少擠壓),但是隨著蠟塊溫度上升減弱,切片變窄(更多擠壓)。雖然切片機設置為3μm,第一、二張切片由于熱脹原因可能有4-5μm。
√仔細操作,避免漂片儀中有氣泡產生。放置切片進行展片前,消除一切可見的氣泡;
×忽視漂片儀中的小氣泡。切片中的氣泡會在干片過程中消失,但是有氣泡的地方經常會變形,并且很可能會在染色過程中掉片。


肝臟H&E染色切片:有一個圓形的、破損的區域,這個區域的切片看似鼓起來了。原因是切片在展片過程中混入了氣泡,從而阻礙了切片平整牢固地粘附在玻片上。
√適當使用帶電荷或者含有粘附劑的載玻片,避免切片翹起;
×切片可能在染色過程中脫落(特別是經歷過IHC抗原修復,或者其他需要加熱的方法)。這種情況下使用帶電荷或者其他粘附玻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內容主要就組織優化中展片過程的具體步驟作以指導,并作出操作規范和建議。